=================================================
竹筏遺址 牛路溝 同安插秧隊 阿祖的疔仔膏 黃牛耕耘
車(載)甘蔗的牛車陣 台糖鐵支路 蔗埕 台糖火車橋採蔗運蔗文化
============================================
典寶溪同安段竹筏遺址
民國60年代之前,台灣鄉下交通不便利,平原地區溪流兩岸交通靠吊橋或竹筏。同安厝在典寶溪岸就有設置竹筏,村民到對岸橋頭區鹽田耕種、運輸農作物,主要依靠竹筏,若走路繞到典寶吊橋,路程太遠,非常不便利。
典寶溪同安段竹筏的設置,一直到民國63年因為發生事故而廢址。往昔竹筏算是村子公共的設施,每年梅雨季溪水暴漲時,村廟同安宮的每年擲杯由神明任命的頭家,必須負責維護竹筏,不被洪水沖走,民國63年同安宮的頭家父子兩人為了搶救竹筏,父親不小心落溪溺水,為了維護竹筏而犧牲生命,從此考量每年梅雨季竹筏維護不容易,並且當時腳踏車交通工具已經普遍,因此,典寶溪同安段竹筏於民國63年正式廢址走入歷史。
典寶溪同安段竹筏遺址之景觀如下圖,此油畫是農民素人畫家尤宸允先生於2013年繪製。
典寶橋的歷史
是台17線濱海公路梓官鄉以北沿海鄉鎮往返高雄市最重要的橋樑,最早是吊橋。1953年改建為單車道水泥橋,交通流量漸大1979年再擴寬為雙車道,仍不敷交通流量的快速成長,加上濱海公路1991年拓寬,典寶溪整治修築堤防,再次擴進現今長約50公尺,寬約25公尺的四線道橋樑。(資料來源:高雄縣梓官鄉蚵仔寮文化協會所製作的《梓官鄉國民小學鄉土教材系列》)
牛路溝地景遺址
牛路溝,顧名思義,就是以牛農耕的時代,牛隻沿著排水或灌溉渠道旁邊的走出來的小路,因此稱此水溝為牛路溝。
同安里民生巷產業道路,就是牛路溝地景遺址。也就是民生巷在民國68年之前,一直是村莊排水系統得明渠,開闢民生巷產業道路之後,排水系統地下化,牛路溝地景就消失了。
下面照片中的民生巷產業道路,即是同安里古早的牛路溝。
同安插秧隊
早年(約民國70年之前)還沒有插秧機的年代,插秧完全靠人工,農村小孩從小要學會插秧。除了自家插秧種水稻之外,援中港、右昌、楠仔坑(楠梓)、左營新莊仔、高雄都會區等農田缺插秧工人,年輕的農夫組成插秧隊代耕,到處受雇插秧賺取額外的收入,例如村子中許重義、許重和、許忠一、許萬居、林登福等農夫年輕時期都曾經參與插秧隊。
插秧區域遠達高雄市各地的農地,尤其是,左營新莊仔一地帶農田,因為都市區域工商發展後,年輕一代無法接續插秧之工作,只好往鄉下農村僱工代耕。
民國70年代起插秧機普遍之後,同安里插秧隊之人工代耕工作就被插秧機取代了。
阿祖的疔仔膏
疔仔膏屬於民俗療法,小時候常見到長皮膚病「粒仔」、「疔仔」的村民,向阿祖(許朝)要疔仔膏,因為阿祖會製作疔仔膏,印象中阿祖用(下面資料僅供參考,古早人才用,現代人要找醫生):豬膽汁一碗、生薑汁一碗,攪拌儲罐中曬乾成膏,敷於患處,蓋以紗佈,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粒仔」與「疔仔」的區別,在於「粒仔」為皮膚表淺性的病變, 浮淺無根不硬。 另外,中醫把主要長於顏面與手足皮膚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特稱為「疔」,其特色為皮膚病,灶處頂亮根深、堅硬而有根腳,像釘子嵌入皮內,所以叫做「疔仔」。
黃牛耕耘
台灣牛對早期台灣農村的貢獻很大,梓官區是一個鄰近都會區的傳統農漁鄉,在1960年代幾乎每戶農家都至少會養一頭牛。隨著時代變遷,1980年代逐漸被機械化的耕耘機取,同安里最後一戶養牛的農戶是林登串先生,隨著老農凋零,牛車、牛耕田的景觀就在消失了。以下是2004年所拍攝同安里碩果僅存的兩戶養牛農家。
同安村 林登串的三頭牛
梓官牛的故事
在梓官鄉農業發展的過程中 , 台灣牛留下不可抹滅的功勞,在此記錄老農夫和長輩口述的牛故事養牛的雜事牛隻的來源一般農家牛隻的來源有 :到岡山牛墟購買牛隻向家有母牛生小牛的農戶購買
牛稠
在鄉下養牛農家一定會安排一間牛舍 , 俗稱「牛稠」, 其間會設有排水口 , 供清洗糞尿之用 ; 冬天地面有時舖有稻草 , 供牛隻保暖用。早期 , 牛隻對農夫而言 , 是相當重要的獸力工具 , 牛隻被偷時有所聞 , 因此較小心地農家會在牛舍內或外設有床鋪 , 晚上安排家人看護以免牛被偷。
村童放牛
一般鄉間綠色系雜草同安村境內的台糖鐵路上的雜草、公墓區的雜草都是農家小孩放牛的地方。
牛的食物蔗尾(台語 , 即甘蔗尾端的葉)
早期梓官農民一年中有兩次的甘蔗採收時期 , 蔗尾成為牛很重要的食物 , 因此每戶農家只要有農婦去做削甘蔗葉的工作 , 每天傍晚下工一定會用腳踏車載滿一大捆的蔗尾回家。
稻草煙勳蚊蟲
每到傍晚牛最怕蚊蟲 , 農夫會以一束稻草點火產生稻草煙勳走蚊蟲。
糞堆
堆放牛糞 , 發酵成為堆肥後作為田間的基肥。
同安里 黃牛的工作事蹟
犁田翻土 、整地:
梓官農民最常利用牛的獸力來犁田整地首先必須先用犁鬆土,在用手耙將土中的雜草或前期作物未腐爛的根去掉,用牛拉手耙將雜物除淨,在用割耙及碌碡將田園整平,這些整田的工作都必須借重水牛的力量,也是牛在田中主要的勞役
牛車載運重物載運甘蔗
早期梓官農民一年中有兩次的甘蔗採收時期,當年農村就有一群從事以牛車載運甘蔗的牛車隊伍,將採收的甘蔗從農地載運到「蔗埕」(今日梓官農產集貨場附近 , 目前已經成為垃圾分類場),例如同安村當年就有許忠一、蔣先成、林登串、林大樹、蔣火獅、林登木等農夫從事此工作。
載運割稻的機器桶
稻米在沒有現代化自走式割稻機和貨車時 , 無論最早期人工腳踩式的機器桶 , 還是後來吃柴油的柴油引擎式的機器桶 , 從倉庫搬運到稻田都要靠牛力和人力 , 牛車成為最好的運輸工具 ,當時每到收割時節 , 農家大家庭成員全體出動 , 或者幾戶人家互相幫忙(即所謂「幫伴」)共同收割 , 收成回家的路上 , 牛車滿載一袋袋的稻米和機器桶 , 牛吃力地拉牛車行駛於濕軟的農田裡 , 有時還要全體人員共同推牛車才能順利行駛上牛車道上 , 此一景象最能展現當代農民與牛的辛勞,更能代表當時台灣農民吃苦耐勞、不畏艱難、不向苦難低頭、全家異體同心團結的勤奮精神。
載運肥料、水肥(豬的糞尿)
梓官農民過去種甘蔗向台糖換取化學肥料 , 農夫即利用牛車到橋頭糖廠載運肥料 ; 以前農家都會飼養豬隻 , 產生的糞尿,到一段時間就要利用牛車載運水肥箱(大約是橢圓柱的外型)裝糞尿到田裡去。
採收蕃薯時,開牛車進入田中載運蕃薯
車(載)甘蔗的牛車陣
大約民國65年之前,同安村還種有很多甘蔗,繳交給台糖,當時一年兩次收成,提供了農村兩種就業機會,一種是農家婦女從事削甘蔗葉的工作,一種是有牛車的農夫會從事運輸甘蔗的工作,以牛車從蔗田運輸女工綁成一捆的甘蔗到蔗埕,台糖小火車一天來回運輸兩次,一次中午,一次晚間7點。
台糖鐵支路 同安蔗埕 台糖火車橋
採運甘蔗文化
(本文參考九峰生《傳統的採運甘蔗文化》文章,改編而成。參考資料來源:台灣省政府顧問--九峰生,《傳統的採運甘蔗文化》南埔鄉情-第五期,http://www.nataca.org.tw/modules/tad_book3/page.php?tbdsn=304)
隨著台灣糖業發展的歷史,甘蔗曾經是梓官區最重要農作物,在民國60年代前,梓官區抽水幫浦農田灌溉系統不普遍的年代,只能種旱作農作物,那個年代最富經濟價值的農作就是種甘蔗,所以梓官區插(種)甘蔗者甚多,幾乎全區是甘蔗園,一望無際,每當甘蔗開花,白茫茫一片,隨風搖幌,也成為農村舊時一景。
種蔗、採蔗、運蔗的工作的辛苦勤勞歲月的景況民國3、40 年代起,台灣的中南部平原種植廣大的甘蔗園,有農家自地種植的,有台糖公司本身的,都是屬於榨糖用的青甘蔗(民間又稱為「白甘蔗」)。每當秋冬之季,甘蔗紛紛漫開白而淡紅的芒花,在冷風中搖蕩,這時節,便是開始採割甘蔗的農忙期。從南部到中部,大約每年農曆10
月起,到明年2 月止,差不多五個月多的時間,是繁忙的甘蔗採收期。
台糖公司的分支機構滿佈全省,從業人員2萬多,有數十萬農民依賴種蔗維生,當此時節,公司的「委員」(農家慣稱),會委託民間的工具-名叫「召致」的職稱,招募採蔗工人,與及運蔗牛車和車夫,參與組成「採蔗、運蔗」工作隊。當「召致」的工頭,商僱了一批約2、30 個人的「採蔗工」,便須商調一批牛車及「牛車工」,搭配適當人力,在運量、採收量,及緊湊的工作連貫方面才沒有閒工。
「採蔗、車甘蔗」是農家冬季最辛勞的工作。鄉下載運甘蔗仍然沿襲著使用傳統的牛車,叠滿甘蔗時一台車蔗量約是三千斤。收割的作業原則有分工,每三個人做一壠,「做原料」時,每壠甘蔗壠有一個人工用鎬鋤掘起甘蔗欉,一支支的放倒,並略為集攏一處;後面緊跟著手拿蔗刀的「削甘蔗葉」的婦人砍掉蔗尾,又手起刀落,砍下留有節目的「蔗種」,「蔗種」是去除蔗尾莖葉後,留在頂端的蔗莖,生命力特強,農人用於插植甘蔗的「種蔗」,它可賣錢,凡是蔗農都得購買,砍去蔗尾蔗種之後,緊跟著一個人工用削掉蔗根及土,並剖去殘敗的老蔗葉,整理蔗支乾淨,另一個人負責捆綁蔗捆,排列成排成堆,每一捆台語叫一「揹」,五揹做一「統」,「統」是計算的單位,有「堆」的意義,再留給「車甘蔗」的牛車夫搬擲上車。
牛車陣,直接駛入蔗園,牛車夫趕緊要用鋤頭開挖舖成一條牛車路,當整理過的甘蔗捆尚未收集上車時,牛車夫要趕緊「斬蔗尾」,集捆作為牛糧。同時要「砍蔗種」,收集在籮筐。等到甘蔗捆夠載時,農夫農婦輪流在車下拋擲蔗捆上車,一人在車上接應堆叠。每捆「蔗揹」重約25 斤,拋擲的工作須賴手力腰力,堆叠也要講究結構原理,才能紮實而平穩。當所有的牛車陸續叠滿一台牛車時,就開始運搬(俗稱「車」)到目的地「蔗埕」。「蔗埕」是甘蔗的集貨地,從日據時代橋頭糖廠於同安里設置「蔗埕」,有五分車鐵軌(台語稱「五分鐵枝路」)延伸到此。
「車(載)甘蔗」的路途,在二百年來的台灣鄉下庄腳,我們可以看到舊時台灣農村特有景觀──那迤邐相連的「牛車隊」,一隊五、六輛,七、八輛,或十來輛,顛簸、搖幌、坎坷的行駛於牛車路。車運甘蔗最辛勞危險的是上下波、下雨後的泥巴路,是最驚心動扣的,也是小孩子做愛看的景觀。當「車甘蔗」的牛車,行經村庄時,沿路便有小孩窺伺,一看牛車夫沒注意,衝上去使勁偷抽甘蔗,一被發現,還會遭遇牛車夫用鞭子抽打、惡罵。忍著冒著被車夫打罵的危險,在缺乏庶饈(零食)的舊社會,「生啃青甘蔗」還是村童兒時村庄回憶與快樂。要不,就要到甘蔗園,採收的歲收那時辰,半大人囝仔(少年)也都全部投入,如「撿庶尾」的,「撿蔗種」的工作,農村幾乎無閒人。在當時,帶到甘蔗園的茶壺白開水根本不夠用,做原料工、車夫,與甘蔗園的老幼婦孺,口渴就會偷削甘蔗來吃。當時臨檢的台糖員工,頭戴黑色制服帽,身穿黑色制服衣褲,俗稱「黑頭仔」,瞪著眼四處逡巡,發現有人偷吃甘蔗,就要處罰,所以大家都很怕他,只能趁他不在場時偷削偷吃解渴。採蔗運蔗的生涯,也反映了立場不同的社會眾生相。
當「車甘蔗」的牛車,來到了「蔗埕」,又將牛車上的甘蔗搬到鐵枝路的「黑仔台」上,大約三台牛車甘蔗量叠滿一台「黑仔台」,所謂「黑仔台」,就是運輸甘蔗原料的台車,渾身漆成黑色,故稱「黑仔台」。同安蔗埕採收期,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批甘蔗,約13:00、18:30台糖小火車拉空車到蔗埕,留下空車的「黑仔台」,拉回滿載甘蔗的「黑仔台」回糖廠,沿著鐵枝仔路,緩緩前進,其速度連孩童用跑步都可以追上它,如此嘟嘟嗆嗆一路前進,沿路停站收集「甘蔗黑仔台」,連接加掛運輸。沿路都有追趕火車、偷抽甘蔗的婦孺,每經過一次,就被抽去幾枝,對沿途窮苦的婦女小孩而言,這是難得的零食甜點,對糖廠而言,事實是九牛一毛。
這一段台糖鐵枝仔路的路線,是梓官區境內最早、也是唯一的鐵軌運輸。其路線從彌陀區、梓官區、橋頭區、終點站橋頭糖廠。種蔗、採蔗、運蔗的工作,是糖業造就的工作機會,從日據、到民國六十七年,伴隨梓官鄉民渡過一甲子的漫長歲月,大約民國六十七年起逐漸採機械化採收,採蔗、運蔗的工作被取代,往後的十年糖業逐漸沒落,同安蔗埕、台糖鐵枝仔路於民國80年代拆掉,未留下「一磚、一枕木、一鐵」就在這個村莊消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